有子曰:「其為人也孝弟,而好犯上者,鮮矣;不好犯上,而好作亂者,未之有也。君子務本,本立而道生。孝弟也者,其為仁之本與!」

——《论语·学而》

孔子在数千年前提出了上述思想,用于描述儒家的一种对于组织行为的规范。儒家的组织行为规范,基本上以儒家的伦理道德思想为主轴,将每个人的定位与顺序厘清,以统治者为最高模范,再从个人的修养入手,以个人的「本质内涵」修养「内仁、外礼」,其在个人思想境界提升上至今仍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。

然而,放之今日,此言的适用者已经不仅仅局限于君王。“一位有志于修养高尚品德的君子,「修身」是他一切修养的根本,「修身」的根本一立住,「仁道」也就建立起来了。” 故曰:“君子务本,本立而道生。”

那么,何为本?作为一个君子,如何务本?

《礼记·大学》中有如下记载:

「古之欲明明德於天下者,先治其國;欲治其國者,先齊其家;欲齊其家者,先修其身;欲修其身者,先正其心;欲正其心者,先誠其意;欲誠其意者,先致其知,致知在格物。物格而後知至,知至而後意誠,意誠而後心正,心正而後身修,身修而後家齊,家齊而後國治,國治而後天下平。自天子以至於庶人,壹是皆以修身為本。其本亂而末治者否矣,其所厚者薄,而其所薄者厚,未之有也!此謂知本,此謂知之至也。」

由此可知,“知本”(即“务本”)便是实现“三纲八目”(三纲:明明德、亲民、止于至善;八目:格物、致知、诚意、正心、修身、治国、齐家、平天下),即“修己”是治人的前提,也正是这一思想为后世“达则兼济天下,穷则独善其身”奠定了坚实的基础。

而我个人更喜欢著名国学大师南怀瑾老先生的提法,即“四纲七证八目”。四纲,即为“本”,“七证”则指出“君子务本”的几个基础步骤,“八目”则指出了圆满修行四纲的行为阶梯。

南老将《大学》原有的三纲加上大学之道一纲,三纲变四纲。大学之道作为首纲,与明明德、亲民、止于至善是一个修德悟道的整体。止于至善就是止于至道,因为离开道,至善的指向不明晰,个人修行容易落入茫然不知所措的空道。止于至道是明明德、亲民、止于至善三纲运用于个人修行与觉悟的领航,离开了道的指引,个人的修行与觉悟就如没有方向的航行与跋涉。大学之道做为大学四纲第一纲,引领二、三、四纲。全句做为大学全文的纲要,统领全文的精髓。所以南老把大学之道作为第一纲,具有深刻的中华文化内涵。

接下来确定了“四纲”之后,本文将着重谈一谈如何在“七证”指引之下寻求达到四纲并达到“八目”所追求的行为境界。

七证即知、止、定、静、安、虑、得。

七证的步骤又称七步学养功夫,是经文给出的七个求证大道学问的程序与步骤。整体来说,七证从人的认知、志向、心性、处事方面指导人们追寻大道。

在认知上,古语有云“小知不及大知”。七证中的“知”则是教导人们在小知的基础上达到大知的认知。所谓小知,即是言传知识;所谓大知,即是意会知识,小知是大知的一部分。近代西方异军突起,在自然科学上以严谨科学的实验和逻辑推理发现、推理自然规律,并用于进一步改造生活、认识生活、推动科技的发展。中华传统文化的精华部分则在小知的基础上继续前进,达到“转识成智”,深刻的诠释人与自然的关系,落实最终阴阳互动、天地人和谐发展的大道,也是一种面向天、地、人、物的广义上的“爱”,也就是最终君子务本的终极境界。

在志向上,当认知止于至善,也就达到了广义的“爱”的境界,“研学求真,于缉熙敬止”。知止,则志向安定。人生有了至善的终极目标,心境也就逐渐安定下来,大道已在心中,自然不为俗世琐事所拘束。心归于平静。

诸葛亮《诫子书》有云:“夫君子之行,静以修身,俭以养德,非淡泊无以明志,非宁静无以致远。”静,又似一把镜子,照见你心底的时时勤拂试,又照见你的明镜亦非台。心静则万事安定,自然处事方圆、考虑周全,便有包容万物的胸怀,反哺了静安之道。海纳百川也成了虑后的自然所得。一切都在冥冥之中归于自然,所得自为浑然天成,非人力之他力所求。最终达到了天地人和谐发展的大道,进入了面向天、地、人、物的广义上的大“爱”的境界。

这样明静知止的心,随遇而安,是生活中温暖的底蕴,即是君子务本的根本。

Last modified: 2020-01-23

Author